明年1月1日起,黃驊市將實行新的農保政策,農民月領養老金將比今年有大幅提高。這一信息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黃驊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動員會議上了解到的。據了解,黃驊市從2009年開始率先在全市范圍內實施了農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政府提供補貼,參保人員一次性交納養老保障金,年滿60周歲后可領取每月50元。而明年實施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黃驊市根據國家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意見,并結合原有的農保制度實行的。據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規定,凡具有本市常住戶籍,且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
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在戶籍地自愿參加新農保。參保人自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領取養老金,支付終身。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75元,由財政全額補助。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如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依法繼承。新農保經辦機構為每個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基金由個人繳納、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和資金利息構成。
政府對參保人繳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自2011年1月1日起,已經參加黃驊市原有農保,年滿60周歲且領取養老金數額超過自己繳費數額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即由每月領取50元提高到每月領取75元。參加原有農保,年滿60周歲已經領取養老金但數額低于自己繳費數額的參保人,其余部分計入個人賬戶,每月領取基礎養老金的同時,加領個人賬戶部分。參加原有農保未滿60周歲的參保人,其繳費資金可以沖抵參加新農保應繳資金,計入新農保個人賬戶,政府按整年度予以補貼。
不愿沖抵的,其以前的繳費和新的繳費合并計入個人賬戶,政府對其新的繳費予以補貼。繳費方式由原來一次性繳納改為每年繳納一次,繳費標準暫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以后按照上級政策結合本市實際適時調整。按照繳費標準不同,參保農民繳費15年,月領取養老金從89元到132元不等。參保人可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黃驊市委副書記王元波主持會議并指出,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既是惠民工程,也是德政工程。各相關單位必須組織好、宣傳好、運行好。
同時,必須做好政策解釋、農民繳費、資格審核、資金發放等難點工作,確保全市新農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規范運作。黃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董文昌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的必要性、給農民帶來的切實利益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強調,要準確把握新農保制度的基本原則,認真落實好各項政策,妥善搞好制度銜接,強化經辦管理服務,廣泛動員積極引導,加強監督完善工作機制。黃驊市領導商玉龍、鄭增強出席會議。
專業知識是作為一名三支一扶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同時也是參加三支一扶考試所涉及到的內容,因此需要大家好好掌握,今天三支一扶考試網為大家帶來了希望能給廣大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三支一扶考試網為大家提供最新的三支一扶考試資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含義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新農保的基本原則是 保基本、全覆蓋、有彈性、可持續 。
保基本 意味著新農保的政策目標主要是保障農村居民老年時的基本生活, 全覆蓋 意味著該制度將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 有彈性 是指該制度將滿足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可持續 說明該制度將建立在科學決策的基礎之上。
山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關于印發部分市縣探索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做法的通知山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辦公室關于印發部分市縣探索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做法的通知近年來,我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認真貫徹省委第九次黨代會“關于加快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實施意見》(晉發[2007]19號)“加大各級財政對農村養老保險的支持力度,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的精神,落實省勞動保障廳、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組辦公室下發的晉勞社廳發[2007]28號文件要求,在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簡稱農保)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特別是在政府對參保農民的補貼上,取得一定突破,對今后我省開展新型農保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現將他們的一些做法整理印發,供各地參考。
一、黨委政府重視,將農保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為群眾所辦實事之中。太原、呂梁、晉城、長治、陽泉等市和沁水、陽城、孝義、潞城、尖草坪、新絳等縣(市、區)以及太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晉中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政府十分重視農保工作,在制定本地新農村發展規劃時把農保納入其中,作為一項長期惠民政策進行安排部署。臨汾市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農保,并將農保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澤州縣把鄉鎮企業職工參保納入農保管理體系,列為當地政府年度為群眾辦的十件實事之一,規定鄉鎮(村辦)企業職工參保率要達到80%;長治市郊區將農保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年度為群眾辦的“八大工程”之一。他們的這些做法,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擁護,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陽泉郊區、澤州、陽城、高平、汾陽、柳林、侯馬等縣(市、區)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勞動保障、農業、民政、衛生、財政等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農村社會保障工作領導組,并將農保任務完成情況列為對鄉(鎮)政府和勞動保障部門的年度考核指標,切實加強了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行政推動。
二、制定實施辦法,完善籌資機制。呂梁、晉城、太原、忻州等市政府相繼制定出臺了農保實施辦法;大同市人民政府、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晉中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汾市堯都區和新絳縣分別出臺了本地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呂梁市級財政每年撥出專款,幫助農保建立領取待遇調節增長機制;部分縣(市、區)引入政府財政支持機制,加大農保籌資的財政補貼力度,取得很好效果。具體做法概括為:1、對參保農民實行普惠制補貼。這種做法是指農民只要參保,財政就按比例或定額每年給予一定補貼。如沁水縣參保農民每人每年繳納120元以上,縣財政每人補貼50元。去年,該縣新增參保人數10000人,全縣參保總人數達到3萬人,參保率為30%,縣財政補助參保農民51萬元。柳林縣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按20—35周歲、36—50周歲、51—60周歲劃為繳費年齡段,每個年齡段都按逐年參保續保和一次性繳納分列了最低和最高繳費標準,并分別按個人當年繳費積累額給予不同比例的財政補貼。如,20—35周歲,逐年參保續保年繳費不低于300元的,縣財政按10%給予補貼。襄汾縣財政每年拿出10萬元給每個參保農民繳費總額10%的補貼。孝義市陽泉曲鎮政府去年拿出18萬元,對每個參保農民給予100元的參保補貼。2、對貧困區域實行傾斜性補貼。這種做法是針對一些貧困區域或重點地區的參保農民進行傾斜性補貼,而不是全部參保農民都給予補貼。如澤州縣制定了縣、鄉兩級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參保農民實行補貼的辦法,縣財政列支50萬元主要用于四個欠發達鄉(鎮)農民參加農保的補貼,參保農民年繳費額達120元以上,每人每年補貼50元;同時,鄉(鎮)也要從預算外收入中拿出不低于10%用于補貼本鄉鎮農民參加農保;村里要從集體收入中拿出10%用于補貼本村農民參保。3、對特殊群體實行重點補貼。這種做法是針對困難群體或其它特殊群體的參保農民進行的補貼。如太原古交市繼由本級財政為全市五保戶、特困人員、軍烈屬等統一繳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費后,又由市財政出資116萬元,為全市4866名七十歲以上老人繳納了養老保險費。浮山縣對省及省以上勞模、先進工作者、科技標兵、文明個人、優秀干部、優秀黨員、義務兵、計劃生育優待戶,在每年縣、鄉、村補貼的基礎上,縣政府再補貼10%。
三、創新工作方法,有效推進農保工作。臨汾市注重輿論宣傳,采取發年畫、廟會、標語上墻等多種形式宣傳農保,同時建立和實行了由各縣勞動保障局長參加的、每月一次的固定農保例會制度;晉中市勞動保障局局長每年都要親自主持召開全市會議,專門安排部署和強調農保工作;運城市勞動保障局按照十六屆六中全會要求加大農保推進力度,保費征繳額在幅增長;陽泉市郊區在新農村試點村采取整村推進、全員(適齡農民)參保、集體補助的辦法,充分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連續數年保費征繳位列全省縣(市、區)榜首;朔州市對農保工作建立周通報制度和保費收繳與財政補貼掛鉤,有效促進了今年上半年的保費征繳進度;柳林縣每鄉(鎮)配備3人解決鄉(鎮)農保人員缺位問題,確保了該縣農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和中日合作試點任務的完成;高平市、潞城市實行一條龍文明窗口辦公等,這些辦法,都有力地推動了農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北京三支一扶:專業知識是作為一名三支一扶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同時也是參加三支一扶考試所涉及到的內容,因此需要大家好好掌握,中公教育為大家帶來了《2014年三支一扶考試專業知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希望能給廣大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三支一扶考試網為大家提供最新的三支一扶考試資訊。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含義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新農保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全覆蓋、有彈性、可持續。
保基本意味著新農保的政策目標主要是保障農村居民老年時的基本生活,全覆蓋意味著該制度將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有彈性是指該制度將滿足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的多樣化養老需求,可持續說明該制度將建立在科學決策的基礎之上。www.xhpbh.com,一個讓你生活更便利的網站。
(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含義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
新農保的基本原則是 保基本、全覆蓋、有彈性、可持續 。 保基本 意味著新農保的政策目標主要是保障農村居民老年時的基本生活, 全覆蓋 意味著該制度將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 有彈性 是指該制度將滿足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民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可持續 說明該制度將建立在科學決策的基礎之上。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www.xhpbh.com),承載希望、放飛夢想!
新會將在今年內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下簡稱新農保)制度。記者從新會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新會區政府已制定新農保全覆蓋工作方案,要求全區45周歲以上農民參保率達到70%以上,參保人數不少于13.03萬人,并力爭今年內納入全國新農保試點縣(區)。
據了解,為著力做好中老年農民養老保障工作,實現農村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障的目標,新會區將在今年內全面推行新農保制度,要求45周歲以上農民參保率達到70%以上,參保人數不少于13.03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農民基本落實社會保障,參保率達到90%以上,參保人數不少于7.04萬人;利用社會募集的慈善資金,優先解決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貧困村60周歲以上農民養老保障問題。
方案指出,與此同時,新會將大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積極鼓勵1644周歲中青年農民在城鎮就業,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積極引導和鼓勵其參加新農保,基本實現農村人人亨有基本養老保障的目標。
新會將把新農保資金列入區、鎮財政年度預算,并按時足額撥付到位,此外還將拓寬新農保資金籌集渠道,形成個人、政府、社會多形式、多渠道籌集新農保資金的新格局。此外,還將落實土地出讓金補助農民參保政策,探索將國有資產收益總額的一定比例用于補充新農保基金的可行性和方式,鼓勵企業和個人捐款資助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參保,進一步拓寬新農保資金籌集渠道。
目前,新會正在進一步完善新農保具體實施辦法,經市政府審議后再上報省審批,并向市政府提出申請,爭取納入全國新農保試點。根據安排,今年上半年內,新會將全面建立區、鎮(街)、村三級新農保經辦服務網絡,并對相關人員進行政策業務輪訓。今年910月,各鎮(街)、村統一組織農民繳費,收集農民確認的參保登記表,至1112月,撥付財政補助資金,向符合條件的參保人發放養老待遇。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養老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回避、必須解決的問題。隨著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的戰略目標,以及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經濟對農村傳統經濟的沖擊、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以家庭養老為主的農村養老制度已越來越不能滿足我國農村養老的需求,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如何建立一套完整又切實可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已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與學者的思考。妥善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借鑒經濟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對于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實現和諧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背景
2008年伊始,中央1號文件提出“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鼓勵各地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3月份全國人大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各地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村人口達8億多的國家,農村社會保障的發展程度直接制約著中國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整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農村的養老問題。由于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及運行存在著諸多困境,近年來一些經濟富裕的地區開始探索一種根本不同于原來實施方案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故稱其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1、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2006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l號)提出要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的投入,并把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擺在了重要位置,提出了明確要求。黨的十七大以及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再次明確提出“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積極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國家“十一五”規劃和國務院轉發發改委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十一五”規劃》都對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出了明確要求。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要覆蓋全國10%左右的縣(市)”。這為我們做好這項工作明確了基本方向和指導原則。
2、經濟快速發展,財政大幅增收,為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供了有力的經濟基礎。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1985年時,我國第一產業產值占GDP比重為46%,城鎮人口占人口總數的23.7%;2008年末,城鎮人口占人口總數的45.7%,第一產業產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1.3%,已經達到或超過日本20世紀50年代末建立以農民為對象的國民年金時的社會經濟水平,進入了社會轉型期和經濟起飛的新階段,已經具備了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經濟基礎。但是從目前來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已經遠遠落后于我國經濟的發展,需要通過加大財政投入來逐步建立適應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3、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困難,存在制度缺陷。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改革試點,確定了以縣為單位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原則。1992年初民政部出臺《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資金籌集堅持“個人繳費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的原則,基本上是一種完全個人儲蓄積累式的自我保險,與本來意義上的社會養老保險有偏差。一是保障面過小,缺乏社會保險應有的社會性。二是保障水平低,滿足不了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國家責任過輕,導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退化為商業保險。四是基金保值增值困難,導致農村社會養老的參保率下降。2006年末全國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為5374萬人,全年共有355萬農民領取了養老金,全年共支付養老金30億元,人均月領取金額70元左右,相當部分地區不足30元,年末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54億元。目前以縣為中心的農村養老保險管理體制導致縣級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實際上擔當了管理者和投資者的雙重角色,存在著政事不分、管理手段缺乏、規模不經濟、易受當地行政干涉、容易發生道德風險等弊端。
4、我國人口、經濟結構與城市化條件已經達到甚至超過部分經濟發達國家建立農村居民養老保障制度時的水平。從部分國家建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時的人口與城市化情況看,(見表2)農村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希臘為56.2%(1961年),最低的德國為24%(1957年),2008年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4.3%。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欽北區已于11月份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正式定為廣西首批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4個試點縣區之一,是欽州市唯一一個試點區,同時標志著欽北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將正式啟動,并且在明年全面鋪開。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確保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動農村減貧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意義重大,同時對改善心理預期,促進消費,拉動內需也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辦法。對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未滿60周歲的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繳費參保,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最低繳費年限15年。目前,欽北區正在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屆時,該區11個鄉鎮10萬左右年滿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將直接受益。